第136章
李望舒往后退了一步,轻叹了一声,“ 当年的事便别再提了。如今你已是姑苏夫人,再别提起,对你对我都好。”
顾清颜眼底闪过一丝不满,面上却是苦涩笑了一下:“你说的也是,一切,都是我自作自受……”
李望舒眼中不忍, “我……不是这个意思。”
顾清颜缓缓转身,低声道:“望舒,也许我说这个话你觉得不应该。可是……我想和离了……”
李望舒神色微变,“你…… ”
顾清颜继续说:“哎……罢了,你就当我没说过吧。”
李望舒声音有着几份淡冷,“你既已嫁给姑苏,便该跟他好好过日子才是。他妻妾如今虽多,可我却听说,他也只对你好。那些女子,他到底不会多看几分。他如今在谢翊身边做幕僚,也许来日,还有官复原职重回仕途的机会。”
谢翊只要成为储君称帝,那么作为谢翊身边人的姑苏白,自然也会跟着水涨船高,那么就很容易重回仕途。
如今朝中,谢翊已经成为呼声最大的储君人选。
在李望舒看来,无论最近两年朝野如何变动,谢翊都是他比较看好的未来国君。
顾清颜自然也是对姑苏白抱有一丝希望的。
她当然也希望姑苏白重回到权臣之位。
可是哪有那么容易。
她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。
至于姑苏白只对她好,只有她自己清楚不是这样 。
她不能让别人知道姑苏白除了她还会碰别的女人……更不想别人认为,姑苏白不爱她。
“他……” 她低声道:“的确不会,多看其他女子几分……”
明明两年前,这个男人也是进宫求娶过自己的。
还特地为了自己去姑苏府找过姑苏白,如今…… 为何却是这般了……
夏朝皇宫,御书房内。
“咳咳…… ”批改着奏折的帝王忽然一阵猛咳。
“陛下!” 皇后急声担忧道,手中研墨的动作也停了下来,上前轻轻顺着皇帝的背脊。
皇帝看了眼咳在帕上的血,而后道:“看来朕这身体,一日不如一日了。 ”
皇后眼眶微红,摇头:“陛下说的哪里话,陛下龙体安好,能活足足百年呢。”
皇帝将手帕递给身边的太监,轻叹了一声,“皇后不必安慰朕,朕心里有数。看来,储君也该早日当立了。 ”
提到储君这敏感的两个字,皇后便不再参与,只继续细心磨墨。
“可是,朕却在担心一件事。皇后你可知,是什么吗?”皇帝缓缓看向皇后。
皇后摇头,“臣妾不知。”
皇帝盯着她,似乎想在她的眼中看出什么,“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朝中的大臣换了又换,朕器重的臣子也一次次触怒朕的逆鳞,而朕的几个儿子,也越来越令朕失望……皇后觉得,这一切,会是巧合吗?”
皇帝隐约间已经感觉到了朝堂的不对劲。
他的人也在暗中探查,却并没有查到什么有用的线索。
能成为帝王,站在苗庙堂之高,自然能看出一些东西来。
皇后眼底隐下一丝什么,微微笑道:“ 臣妾不知前朝之事, 陛下所言,臣妾也不知该如何作答。 ”
皇帝看着皇后,“老七乃你所出,先前却一直不在储君之争的行列里。你可有为他感到不甘?”
皇后轻轻摇了摇头,“礼儿自小便身体不好,又淘气。长大后更是被宠坏了, 无德行,如何为君。我只希望,他能一辈子平平安安顺顺遂遂便罢。 ”
“那如今呢。” 皇帝观察着换皇后的表情,“最近朝中不少官员臣子都对老七称赞有加,朕,还听到了一个传言,说是…… 朕,实则欲将皇位传给老七。 ”
皇后手里的墨忽的落下,她容色里表现的有些诧异,也很惶恐。
“陛下,臣妾不知此事。也不知此谣言从何而起啊…… ”她看着皇上,“ 当年老七之所以去巡视北境, 便是为了历练一番,想让所有人知道,您的儿子是没有一个废物的。 谁知这一历练便是两年。他与京中可没有半点联系,连我这个亲娘都没有家书回来。”
皇后说着说着眼眶也不禁红了起来,“ 您也知道,他这两年,在北境做的都是为国为民之事,可他从未书信回来邀功半分。北境那般寒苦…… 礼儿自小娇生惯养的,又何曾吃过这些苦……”
北境寒苦,不止是因为寒冷,也因为那边物资匮乏。
加之地形环境因素,所以多年来,除了皇帝派遣,朝中从来无人愿自请去北境。
北境周边茹毛饮血的部落氏族,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。
那些部落彪悍而残忍,杀人如麻 ,且屡次犯境,掠夺北境本就匮乏的物资和百姓。
故,多年来,只要是去北境的士兵,都很难回来。
“你说的不错,老七能在北境足足待了两年,又在那边屡屡建功,将北境治理的井井有条。也实在出乎我的意料……看来,朕对这个儿子,了解的实在是太少了。” 他平静道:“所以,如今朕,倒是有些纠结了……”
皇后抹了抹眼角的泪, “陛下纠结什么?”
皇帝缓缓道:“ 自然是未来的太子, 继承朕皇位的人选。”
说到此数,皇后便默不作声了 。
她知道,皇帝是在试探她。
结合前面他所说的话,他恐怕是在怀疑朝中的一些事情,是自己在幕后主导。
内容转码中